有位9岁女生的母亲,为了培养孩子的节省精神,防止孩子培养乱烧钱的习惯,每次孩子需要烧钱的时候,她都要详细询问一下作用与功效,然后再给女儿钱。结果有一天,孩子的外婆告诉她,家少了100元钱,怀疑是女儿拿去花掉的。母亲了解后非常震撼和困惑,自己平常最注意孩子在烧钱方面的控制,如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
孩子拿钱可能有两个缘由:一是自己没足够的零烧钱。二是自己具体的花销不想让爸爸妈妈了解。这一方面说明爸爸妈妈没培养孩子投资理财的意识,其次说明爸爸妈妈与孩子没打造好的亲子关系。有的爸爸妈妈把零烧钱当作是控制孩子的一个方法,钱不是不给,但你得向我要,而且你得让我了解你的钱花哪儿了。假如表现不好或想法不对,零烧钱就可能没了。爸爸妈妈们有时候是想通过孩子的烧钱知道孩子在干什么,这种心态不利于孩子投资理财能力的成长,也不利于培养相互信赖的亲子关系。
如何做最好呢?法国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三四岁就会开始对他们进行“个人投资理财课程”的教育,在孩子10岁左右就给他们设立个人独立的银行账户,并划入一笔钱让孩子自己管理,但父母会对孩子的消费做出指导,合理消浪费时间给予鼓励,不合理消费则会给他提醒。在孩子的过生日或节日时会不按期地给孩子账户添加零用钱,来让孩子掌握自我投资理财和管理。
所以对于案例中的母亲来讲,假如没明确的证据这钱是孩子拿的,最好不要直接询问孩子关于丢钱的事。刚好通过这个契机,询问孩子近期是不是需要用钱,并可以告诉她,目前她长大了,可以学着自己去管钱。然后母女两人再商量出一个好的投资理财方法,比如怎么样记账,怎么样报账,何时给孩子增加零烧钱等等。这不只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投资理财能力,同时也是一个好的交流过程